她那双含情目,此刻正一瞬不瞬地盯着贾环,眸光里闪烁着一丝奇异的光彩。
她看得分明,贾环的“赔罪”,是阳谋。
薛蟠的“低头”,是被逼无奈。
这其中的机锋与较量,远比单纯的诗词唱和,要来得惊心动魄。
这个贾环,确实是个有趣的人。
而薛宝钗,则在众人惊愕之际,第一个反应了过来。
她脸上带着温婉得体的笑容,款款起身,声音如春风拂面,瞬间打破了场上的尴尬。
“环兄弟果然有长兄之风,我这个做哥哥的,也总算是知错了。一杯酒,便将昨日的误会冰雪消融,这才是自家兄弟该有的气度。”
她轻轻一句话,便将薛蟠的“认怂”,美化成了“知错”,又将贾环的“逼迫”,升华成了“气度”,给足了双方台阶。
她端起茶杯,对着众人笑道:“既然误会已经解开,那我们今日这‘咏雪诗社’,也该正式开始了。此番雅集,由环兄弟提议,我不过是借花献佛,做了些准备。依我看,咱们今日就以‘雪’为题,用‘梅、花、月、色、新’五字为韵,各自作一首七言律诗,限一炷香的功夫。写成之后,便投入这箱中,由我与林妹妹一同评判,选出前三甲,如何?”
她指着身旁一个精致的红木小箱,安排得井井有条,滴水不漏,瞬间便将场上的主导权,重新夺回了自己手中。
“好!宝姐姐这个提议好!”
探春第一个抚掌赞成,她性情爽朗,最爱这等风雅之事。
史湘云更是兴高采烈:“爱哥哥,林姐姐,咱们快开始吧!我今儿非要夺个头筹不可!”
众人纷纷附和,气氛再次热烈起来。
下人们立刻点上了一炷香,又将早已备好的笔墨纸砚,分发到各人桌前。
一场看似风雅的诗会,实则暗流涌动的较量,正式拉开了序幕。
贾宝玉本就心情不佳,此刻更是没了兴致,只胡乱地想着“雪霁茅堂钟磬清,晨斋枸杞一杯羹”
之类的句子,敷衍了事。
探春、湘云、李纨等人,则各自凝神思索,构思着自己的诗句。
林黛玉轻轻拈起一支紫毫笔,皓腕凝霜,几乎是略一沉吟,便已落笔,神态自若,仿佛这等诗会,于她而言,不过是探囊取物。
薛宝钗则面带微笑,从容不迫,笔尖在纸上缓缓移动,一派大家闺秀的沉稳风范。
全场的焦点,其实都若有若无地,落在了那个始作俑者贾环的身上。
所有人都想看看,这个搅动了满府风云的少年,这个敢于开办诗社的庶子,究竟能作出什么样的诗来。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贾环并没有立刻动笔。
他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一只手轻轻地摩挲着温热的酒杯,另一只手,则有节奏地在桌案上敲击着。
他的目光,没有看雪,也没有看人,而是仿佛穿透了这片琉璃世界,望向了更遥远、更深邃的所在。
他在等。
等脑海中那个独属于他的声音。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11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