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舒窈抬头,见姨母在不远处等着她们,点点头,“有好些。”
于是,进松鹤堂的时候,许舒窈准备的那些茱萸绛囊便到了这位萧府的三姑娘手里,巧薇理了理篮子里仅剩的那一双鞋子,心里有些替主子着急。
这些礼物许舒窈已经准备很久了,茱萸绛囊都送给了三姑娘,不知这唯一的一双鞋子能否打动老夫人。
而此时的松鹤堂里,柳氏与柳清婉早就来了,四公子的亲事定在一年后。
儿子的亲事定下,柳氏如今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
见到陈氏,想到两人的差别,不免说话的声气都和缓了不少,“我还说怎么不见你们呢!原来在后头。”
说过又招呼丫鬟搬杌子,还逗萧谨珊:“三侄女这腰前挂的袋子别致,可有给婶娘准备一个?“
等面前的人真的从怀中拿出一个来,她又笑着摆手,”逗你的,你们小娘子拿着玩吧。“
陈氏嗤她:“你还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说完轻轻地叹口气。
柳氏想要安慰几句,又碍于上头坐着老太太,心说还是算了。
过了一会儿,王氏也来了松鹤堂,屋内端的是一派热热闹闹。
王氏向萧老夫人说了晚上府里的安排,又回了几个婆子的话,也坐在边上与妯娌们唠嗑儿。
成国公府阳盛阴衰,如今府内就只剩下三姑娘萧谨珊,伯母婶娘便也只逗她。
萧谨珊给萧老夫人送上了一个茱萸绛囊,“祖母您闻闻,味儿可还习惯?”
老夫人果真拿到鼻端嗅了嗅,“嗯,微甜的果味,不难闻。三丫头怎么想到做这个的?”
萧谨珊脸色稍僵,不过还是镇定道:“是表姐的主意,她说吴地重阳节多戴这个。”
见上首的老夫人又看向自己,许舒窈也笑道:“是这样没错,在我们家乡确实盛行这个。”
“什么盛行?”正说着,外面却是传来一道男声。
屋内众人都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高大挺拔的男子逆着光走了进来,他眼神清亮,面上带着溶溶的笑意。
“你今儿怎么回得这么早?”最先发话的是柳氏。
萧谨文最近去了世子爷的禁军,便时常宿在宫外,倒是不常见到他了。
他扫了屋内望着他的众人一眼,又对上首的祖母拜了拜,坐下后才解释道:“是大哥放我先回来了。”
柳氏挑挑眉,没再置词。
柳清婉看了表哥一眼,却是垂下头。
她如今在府上的地位尴尬。
之前大家都以为她会嫁给四表哥,可现在姑母已为表哥订好了亲事,那谣言便不攻而破。
下人们再看她如今已是十六岁的年龄,也都带上了几分探究的神色。
虽然这府内也不只她一位老姑娘,可那许舒窈不是守孝吗?她与自己又是不同的。
萧谨文说完话又看向对面的许舒窈,像是打定主意等她回复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