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蘅吃到这个瓜的时候不觉太意外,只是笑得一脸八卦的打趣宋晚。
“哇哦~要紧紧挨着你呢~”
宋晚没好气看了她一眼,转头对支书说:“我没什么不方便的,他要来这里就来吧。”
支书也不再多说,宋晚有事便先走了。
留下支书瞧着苏蘅这副闲的没事干的模样有点愁:“最近也不见你上工,水井打的咋样了?”
他也是关心才问,陆家就算攒了些钱,但也架不住俩小年轻坐吃山空。
这没工分,以后再生几个孩子,咋养活呢。
苏蘅闻言顿时感到头疼:“打井还得一阵,支书,我最近都走不开。”
陈支书摇摇头,这年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他也不好再多说啥,只说她婶子种了点豆角熟了,让她回头去摘些。
苏蘅笑着点点头,支书人还挺好的。
想到书里今年秋收的惨状,她委婉提醒说:“支书,怎么瞧着最近都没下雨,我去河里挑水都感觉水位降了些。”
现在已经六月了,这个月应该会有一场雨,但不知是具体日期。
就是这场雨让人们以为以为缓过来了,可实际那场雨只声势浩大,降水量并不多。
之后的几个月一直没下雨,最炎热的七八月,也是最干旱的时候。
因为灌浆的时候地里没水,麦子基本都是空壳。
陈支书也叹气,开春还是下了几场雨的,但是都不大。
往年春季汛期河水都要暴涨一波,今年倒是从冬天化完冰以后就没咋涨,更别提小溪小沟里的水了。
这条河本来也不大,再干下去浇地里庄稼肯定不够用。
“再等等吧,先趁还有水把秧苗给种了,回头去公社问问是个什么情况。”
开春的春雨是最重要的,雨水不足农民心里也直打鼓。
只是再如何也不能耽误种田,他们靠这个吃饭,不可能因为未知的天气就不种。
苏蘅也没什么好办法,毕竟现在一切还未发生,也没到真正缺水的时候,只是提了一嘴就不好再多说。
回到家,打井队照旧还在后院挖井,苏蘅去看了一下,进度还挺快,已经挖了有四五米深了。
于师傅说他们这块地也许八米左右就能用水。
但苏蘅将自己的担忧说了,怕一直不下雨太干旱影响用水,于是让他们再多挖几米。
打井队是按深度收费,多挖多收,几人也没什么异议,雇主怎么说就怎么来。
因着第二天孟骁要来交易,还需将药材归拢一下。
进了西屋,发现陆明川正在收拾,院子经常也是他在打扫,苏蘅突然觉得挺有居家人夫那味儿。
虽然他浑身的气势跟贤惠人夫应该沾不上边,但做起家务井井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