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妻为妾?十万铁骑跪接我登基完结+番外 第20章 试读

鹿明凰 来源:lfl   时间:2025-07-17 16:08:07

贬妻为妾?十万铁骑跪接我登基完结+番外

贬妻为妾?十万铁骑跪接我登基完结+番外

《贬妻为妾?十万铁骑跪接我登基》中有很多细节处的设计都非常的出彩,通过此我们也可以看出“鹿明凰”的创作能力,可以将裴子琰萧倾雪等人描绘的如此鲜活,以下是《贬妻为妾?十万铁骑跪接我登基》内容介绍:长公主府郡主跟定国公府嫡长子定下婚约这件事,无法避免的在朝中引起了轰动,因为皇上刚给太子赐了婚,德安长公主这个时候定下女儿的婚事,让朝中大臣无法不多心。因为德安长公主跟苏家紧密相连,她的立场代表了苏家的立场。皇后因此约见了德安长公主。一个皇上嫡妻,掌中宫大权,一个先帝嫡女,受尽宠爱...

推荐指数:10分

“鹿明凰”的《贬妻为妾?十万铁骑跪接我登基》小说内容丰富。精彩章节节选:她生来尊贵,却因为一场梦而隐姓埋名,以医女身份为他解毒治病,将他从鬼门关拉回,并助他夺得储位之位。他承诺非她不娶,甚至在殿前跪了两天求来一道赐婚圣旨,娶她为妻。她以为两情相悦不外乎如此。可一朝坐上太子之位,他却忘了当初诺言,一心求娶大将军嫡女,并直言:“你的身份做一个王妃已是高攀,万万没有做太子妃的资格。”“倾雪,我知道你爱我,所以能不能为了我委屈一下?侧妃之位足以配得上你的身份,不要不知足。”“倾雪,你身为侧妃,在太子妃面前理该谦卑温顺,而不是仗着我喜欢你就恃宠而骄,跪下,给太子妃赔罪。”萧倾雪叹息:“裴子琰,我们和离吧。”她不叫萧倾雪,她叫萧祁凰,南诏最尊贵的长公主,父皇母后捧在手心的嫡长女,南诏准帝位继承人。原以为为了这份相知相爱的感情,可以舍弃权位,殊不知人性和感情最经不起考验。南诏铁骑踏破宫门,兵临城下,将士们齐齐跪地恭迎:“接长公主回朝登基!”太子裴子琰沦为亡国奴,跪在地上卑微地抬头:“倾雪,孤知错了,求你看在我们昔日感情的份上,原谅我一次。”萧倾雪居高临下一笑:“我叫萧祁凰。从此往后,你就是我的阶下囚,脚下奴。”你以权力贬我为妾时,可曾想到我的权力比你大得多?...
第20章


萧倾雪虽不愿出门,可她跟太子闹和离一事,已闹得满城风雨。

自古以来,很少有皇子被立为太子之后,正妃瞬间变为侧妃的,更从未有过王妃因为不满被贬为侧妃而闹和离的。

皇子贵胄和朝中文武都在议论此事。

权贵官宦之家内宅的夫人贵女们,更是为此感到震惊和不可思议,茶余饭后都在悄声议论,深以为这是雍朝建国以来,最惊世骇俗的一件事。

女子提和离为头一遭。

敢跟当朝太子提和离,更是头一遭中的头一遭。

此事所引发的后续影响,绝不仅仅是茶余饭后的议论这么简单,而是直接决策着朝中风向和局势。

第一个做出决定的,就是德安长公主。

长公主府郡主跟定国公府嫡长子定下婚约这件事,无法避免的在朝中引起了轰动,因为皇上刚给太子赐了婚,德安长公主这个时候定下女儿的婚事,让朝中大臣无法不多心。

因为德安长公主跟苏家紧密相连,她的立场代表了苏家的立场。

皇后因此约见了德安长公主。

一个皇上嫡妻,掌中宫大权,一个先帝嫡女,受尽宠爱。

原本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谁也不会轻易得罪谁。

但这个节骨眼上,德安长公主做下的决定,让皇后根本坐不住。

她看着坐在面前的德安长公主,心平气和地开口:“姗姗的婚事不是定在明年吗?怎么突然决定得这么仓促?”

德安长公主手执茶盏,手腕上戴着一只碧绿玉镯,成色极佳,一看即知价值不菲。

她说话的语调和她的动作,永远是矜贵中带着点高傲的,天然流露出属于皇族公主的贵气。

“姗姗和周家小子两情相悦,去年就想定下婚事,我是觉得姗姗年纪小,想再留她两年,所以才一直拖延着。”她啜了口茶,漫不经心一笑,“这不是赶上太子双喜临门吗?我就赶着这个热闹劲儿,顺势把他们的婚事也提前定下,想赶在年底前办好。”

皇后面色平静,显然并不相信这个理由:“我们都不年轻了,朝堂上这个局势你明白,我也明白,说这些话就有些太见外了。”

德安长公主闻言,眉梢一挑:“那我也不瞒皇后,周奕安和姗姗的婚事早就该定下了,娘娘应该是知道的,之前一直拖着没办,是因为晋王妃。”

虽然圣旨将萧倾雪封为太子侧妃,但长公主还是以晋王妃的身份来称呼她,以示对她的尊重。

“我这些年身体一直不太爽利。”德安长公主笑了笑,“女人难免有些见不得人的隐疾,有时候说出来尴尬,也不太好意思叫太医,正好晋王妃能调理我这个隐疾,她不收诊金,也不要什么好处,唯一的条件就是希望周奕安和姗姗的婚事延迟两年。”

德安长公主嘴角浮现玩味:“其实我一直知道她心思。以前太子病重,你们只想子琰能活着就好,但身体一旦好了,想要的东西就多了,晋王妃能对我提出这样的要求,我心里明白。”

“我甚至可以成人之美,支持立嫡立长,所以苏家和长公主府虽然从不站队,但暗中我也是帮过太子的。”

皇后是个聪明人。

她听懂了德安长公主这番话。

文武百官这几年一直劝皇上立太子,朝堂上各派大臣都想趁着太子病入膏肓的时机里,让皇上把太子人选定下来。
"

小说排行

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公司及个人所有。如有版权问题(点击投诉),请及时与我们,我们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谢谢!
Copyright © 2022 小说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