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走进展厅时,正撞见苏晚蹲下来给念辰系鞋带。夕阳透过玻璃穹顶落在她发顶,绒毛都染上金边,像幅温暖的油画。“国内的合作方又发邮件了,说希望你能亲自带队回国办展。” 他递过平板电脑,屏幕上是上海展馆的 3D 效果图,“场地比米兰的大两倍。”
苏晚滑动屏幕的手指顿了顿。上海的街道、老宅的海棠、父母的笑声…… 那些被樱花香气暂时覆盖的记忆,突然翻涌上来。
“我再想想。” 她把平板电脑还给马可,转身去看展柜里的新作 —— 那是套 “归巢” 系列,鸟巢造型的吊坠里,藏着三颗会动的银蛋,分别刻着 “父”“母”“子”。
当晚马可送她们回家时,念安和念辰已经在车里睡熟了。停在公寓楼下的梧桐树下,马可突然说:“我陪你一起回去吧。画廊在上海有分部,正好可以兼顾。”
苏晚解开安全带的手顿了顿:“不用麻烦了,团队能应付。”
“不是麻烦。” 马可的声音在静谧的车厢里格外清晰,带着种酝酿已久的认真,“苏晚,从在佛罗伦萨第一次见你,我就……” 他看着她怀里熟睡的孩子,语气温柔如叹息,“我知道你心里有座孤岛,但我愿意等,等你愿意让我靠岸。”
晚风吹动树叶,沙沙声像在替他说未尽的话。苏晚看着他镜片后真诚的眼睛,突然想起他无数个帮她哄孩子的周末,想起他在她赶稿时默默热好的牛奶,想起他总说 “你的设计该有更广阔的舞台”。
这些温柔像温水煮茶,慢慢渗透了她的生活,却始终没抵达心底那片冰封的湖。
“马可,对不起。” 苏晚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我心里装着太多东西,孩子们、设计、还有…… 放不下的过去。我给不了你想要的回应。”
马可握着方向盘的手紧了紧,指节泛白。他沉默了半晌,突然笑了,只是笑意没到眼底:“是因为要回国了,才更清楚自己的心吗?”
苏晚没回答,只是轻轻抚摸着念辰的头发。他睡着时眉头还是微微皱着,像极了那个让她又爱又痛的人。有些牵绊,哪怕隔着山海,也始终横亘在那里。
“我懂了。” 马可解开自己的安全带,替她打开车门,“但无论怎样,我都希望你能幸福。回国的事,需要帮忙随时找我。”
苏晚抱着孩子下车时,他又说:“展柜的设计图我改了一版,更适合‘归巢’系列,发你邮箱了。”
看着车尾灯消失在夜色里,苏晚突然觉得眼眶发烫。她欠马可的温柔,或许这辈子都还不清。
第二天早上,苏晚在工作室给国内合作方回了邮件:“同意合作。团队需要拓展亚洲市场,我会亲自带队回国筹备展览。”
阳光透过百叶窗落在 “归巢” 系列的设计稿上,她伸手抚过那个刻着 “父” 字的银蛋,指尖微微发颤。
念安拿着蜡笔在纸上画飞机,念辰凑过去抢画笔,两人咯咯地笑成一团。苏晚看着他们的笑脸,突然明白自己回国的真正原因 —— 不是为了品牌,不是为了恩怨,而是想让孩子们看看,妈妈生长的地方有多么温暖,让他们知道,他们的根,扎在一片有爱的土壤里。
马可下午送来修改后的展柜图纸时,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指着图纸说:“这里加了暖光灯带,照在银蛋上会有光晕,像妈妈的怀抱。”
“谢谢。” 苏晚递给他刚泡好的龙井,是顾盼寄来的新茶。
“孩子们的签证我已经办好的。” 马可翻开日程本,“下周去拍护照照片,下下周做体检……”
苏晚看着他认真的侧脸,突然说:“马可,你值得更好的人。”
马可抬眸,镜片后的眼睛弯了弯:“我知道。但欣赏一个人,不一定要拥有。” 他合上日程本,语气轻快,“快去陪孩子吧,我还要回画廊处理订单。”
他转身离开时,脚步轻快,像放下了千斤重担。
苏晚站在窗前,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梧桐巷口,突然觉得心里的孤岛好像裂开了条缝。或许有一天,她真的能彻底放下过去,坦然接受新的温柔。但不是现在。
现在,她要带着孩子们,带着她的设计,带着那些在米兰生长出的勇气,回到那片既熟悉又陌生的故土。
展柜的设计图上,暖光灯带的轨迹像条温柔的河,连接着米兰的月光与上海的霓虹。苏晚拿起铅笔,在 “归巢” 系列的备注栏里写下:“所有远行,都是为了更好的回归。”
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像在为她送行,也像在期待她的归来。
领事馆的玻璃窗映出苏晚带着笑意的脸,手里捏着三张崭新的护照。念安的照片里,羊角辫歪歪扭扭地翘着,嘴角还沾着没擦干净的草莓酱;念辰则板着小脸,眼神严肃得像在参加什么重要会议。
“苏念安,苏念辰。” 工作人员核对信息时,指尖在 “苏” 字上停顿了半秒,抬头对孩子们笑,“好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