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那么老了呀。”
姜雨菲:“……”二十五就老了吗?
“这边村里的姑娘结婚都好早的,很多不到二十就结婚了。”
姜雨菲:“那不是办不了结婚证?”
“是啊,他们不办结婚证,办了酒席就算。”
这……
“那你也不用找村里的吧,你找个知青也挺好的。”
姜雨菲是想着,如果她非要结婚,找个知青,将来能一起回城也挺好的。
不曾想她道:“知青有啥好的呀,每天累死累活干不完的活儿,挣的那点儿也就只够自己的口粮。两个知青要是结了婚,将来有了孩子都没法养活。
村里人就不一样了,他们一大家子人多,孩子有老人带,不耽搁干活。像跟我同一年来的黄丽,她前年就找了个村里人结婚,去年生了个儿子。自从她怀孕后婆家就再没让她干过活,日子好过多了。”
姜雨菲算是明白了。
所以这才是那个特殊年代,有一些知青选择与附近的村里人结婚的原因?
想想这些养尊处优的城里小孩,在来乡下之前,怕是连五谷都认不全的。
冷不丁的给拉到乡下来参加大体力劳动,受得住才怪,尤其是女孩子。
可是不干活能怎么办?不干活饭都吃不上。
家里条件好的,父母每个月都寄钱寄票过来补贴。
要是条件差的,家里不管,那日子可就难过了。
他们不得另想办法嘛。
姜雨菲跟洪玲第一天认识,不算熟,有些话不能说得太多。
只简单的劝上几句就得了。
“对了,听说你是过来跟顾明远离婚的?”
姜雨菲眨巴着眼睛,“谁说的?”
“不是吗?大家都在传哎。”
姜雨菲哼一声,大声道:“是哪个瞎传的?谁说我是过来跟顾明远离婚的?这么盼着我离婚,莫非想自己上位不成?”
澡堂里人多,听到她的声音顿时停下来。
有人问:“姜同志,你不是来离婚的吗?”
“当然不是了,我们感情好着呢,好好的我离什么婚呀,我们还有个三岁的儿子呢。”
“哎哟,那可是误会了。”
“这位姐,这话到底是谁传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