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惊喜如同电流瞬间窜遍全身,让她指尖都有些微微发麻。但她面上却努力维持着平静,只是拿着作业本的手指,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些。
她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内心的震撼,目光重新聚焦在晚晚说的那句话上。此刻,不用刻意回忆,那句话的含义、语境、甚至老师在课堂上可能讲过的解析要点,都无比清晰地浮现出来。
“这句的意思是,”云浅浅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颤,但更多的是笃定和清晰,她尽量用妹妹能听懂的语言解释,“就像……嗯,就像一个人站在高山上看风景,本来心情很好,看得也很远。但当他看到时间过得那么快(俯仰之间),看到过去的事情已经成了陈迹,心里就会忍不住生出许多感慨和叹息。后面这句是说,古人看待生死这样的大事,尚且会发出很长的叹息,更何况是我们这些普通人面对生活中那些不如意的小事呢?”
她一边解释,一边用手指轻轻点着作业本上的字句。脑海中那清晰的“影像”让她解释起来异常流畅,甚至能信手拈来地补充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
晚晚听得眼睛发亮,困躁的小眉头渐渐舒展开来,恍然大悟:“哦!我明白了!原来是这个意思!姐,你讲得比老师还清楚!”
云浅浅笑了笑,将作业本递还给妹妹,指尖拂过那微微泛黄的纸张,感受着粗糙的纹理。心湖却如同投入巨石的深潭,激荡着层层叠叠的涟漪。
过目不忘……这简直是上天赐予她的、比彩票本身更强大的武器!这意味着她未来学习新知识、阅读海量信息、处理复杂事务的效率,将提升到一个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无论是即将到来的大学学习,还是未来创业所需的各种知识储备、商业情报分析、法律法规研读……这个能力都将成为她无往不利的基石!
窗外的蝉鸣依旧聒噪,午后的阳光慵懒地洒满小院。但云浅浅的世界,却因为脑海中这瞬间烙印的清晰文字,悄然打开了一扇通往无限可能的大门。她看着低头重新奋笔疾书的妹妹晚晚,看着妹妹眼中重新燃起的求知光芒,一个更加清晰、更加坚定的信念在心底升腾。
清大,她要上。
彩票,她要中。
这过目不忘的能力,她要用到极致。
家乡的橙子,她要让它名扬天下!
而这一切,就从明天驶向广州的那列火车开始!
窗外的光影悄然偏移,金红色的夕照取代了午后灼人的白光,像融化的蜜糖般涂抹在窗棂上,又在地面拉出长长的、温柔的影子。蝉鸣不知何时变得稀疏,取而代之的是归巢鸟雀的啁啾,还有远处隐约传来的、呼唤孩童回家的悠长吆喝。
院子里,晚晚收起作业本,正踮着脚尖想把小方桌往屋檐下搬。云浅浅起身,帮妹妹一起把桌子挪到避光处。指尖触碰到被太阳晒得温热的桌面,一种沉静的暖意传递过来。
“爸、妈回来了!”晚晚耳朵尖,指着院门口的方向欢快地叫了一声。
云浅浅抬头望去。暮色四合的山道上,两个熟悉的身影正一前一后地走来。父亲云瑾走在前面,肩上扛着空了的肥料袋和几件农具,步伐沉重,每一步都带着劳作后的疲惫,夕阳将他本就佝偻的身影拉得更长。母亲林敏跟在后面,手里提着个装了半筐青草的竹篮,大概是顺手割回来喂猪的,她的脚步也有些蹒跚,但看到倚在院门口的女儿和小女儿,脸上立刻漾开温和的笑意,努力挺直了些腰背。
“爸,妈,累了吧?”云浅浅迎上去,接过父亲肩上的空袋子,又想去接母亲手里的篮子。
“不重,不重。”林敏避开女儿的手,把篮子放在墙角,“晚晚,去灶屋舀点水来,给你爸洗把脸。”
“哎!”晚晚应声跑开。
云瑾把农具靠在墙根,长长舒了口气,才在屋檐下的矮凳上坐下,习惯性地摸出旱烟袋。林敏则直接进了灶屋,里面很快传来锅碗瓢盆的轻响和引燃柴火的噼啪声。
“浅浅,帮妈择点菜。”林敏的声音从灶屋传来。
“来了。”云浅浅应着,也跟了进去。
灶屋里光线昏暗,只有灶膛里跳跃的火光映照着林敏忙碌的身影和墙壁上晃动的人影。空气里弥漫着柴火燃烧的独特香气和淡淡的草木灰味。林敏正麻利地刷着锅,准备烧水。云浅浅则坐到小凳子上,拿起母亲刚从菜篮里倒出来的几把鲜嫩的苋菜和一把翠绿的空心菜,仔细地择去老叶和根须。
火光跳跃,映着母女俩的脸庞。林敏的动作熟练而麻利,添柴、看火、涮锅,每一个步骤都带着几十年生活磨砺出的韵律。云浅浅低头择菜,目光落在母亲那双骨节粗大、布满厚茧和细碎裂口的手上。这双手,种地、做饭、洗衣、喂猪、照顾一家老小……从未停歇过。前世,正是这双手,在父亲病倒后,承担起了所有的重担,最终也积劳成疾,早早地失去了健康。
指尖传来的菜叶触感冰凉水润,云浅浅的心头却涌上一股滚烫的酸楚。她择菜的动作更加轻柔仔细,仿佛想通过这微不足道的分担,减轻一点母亲手上的负担。
“妈,”她轻声开口,“等会儿炒苋菜,多放点蒜末吧?爸爱吃那个味。”
“嗯,好。”林敏应着,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后的满足,“再拍个黄瓜,你爸下饭。”
母女俩在灶火的暖光里默契地忙碌着,没有再多的言语,只有柴火燃烧的噼啪声、锅铲碰撞的轻响和择菜的细微声响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最朴实也最动人的农家晚炊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