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最让人称赞的是,在逐鹿天下的过程中,不管他打到哪里,都会杀尽当地豪族,把大部分田地分给老百姓。
天下豪族都想杀他,天下读书人都痛骂他。
夏元帝从不在乎,他杀兄弟、杀亲子、屠贵族,可他征兵的速度永远是最快的。
谁不喜欢给自己分田地的皇帝呢。
登基后,他改国号为新夏,追封其母为皇后,至于他爹,降为亲王封号,他那个废物弟弟被称为废帝。
民间有传闻,陛下杀人太多,报在了娘娘身上,娘娘才五十出头就薨了。
自打皇后仙逝,夏元帝渐渐变得平和下来,不再随便杀人。
本来妃子们以为皇后死了,她们总能分点恩宠,就算不能侍寝,陪陛下说说话也好啊。
可夏元帝依旧不去后宫,他的后宫现在就是那棵石榴树。
妃子们满腹怨气,特别是三皇子的生母李贤妃。
李贤妃临走的时候盯着远处夏元帝清瘦的后背,眼泪都要出来了:“陛下,三十多年了,您为何要对臣妾这么冷淡。”
夏元帝才不管妃子们有多哀怨,很无情地转身离去。
给了你们荣华富贵,你们安享尊荣还不够?还想要宠爱?做梦!
六皇子跟着亲爹又回到上书房,夏元帝继续批奏折。
他默默坐在一边心疼他爹。
当皇帝太难了,一年到头干不完的活儿,也没法出宫去玩,还要面对一群臣子。
那些个大臣,个个心眼多的跟筛子一样。
以前母后还能帮着批奏折,现在活儿全部在父皇一个人身上,真是累都累死了。
而且父皇几乎没有享乐行为,最多偶尔画画弹琴。
可他也不敢说让父皇歇一歇,这些个文臣武将,因为没有得到以前贵族的荣耀,心里恨着呢!
几个庶出的兄长虎视眈眈盯着太子位,群臣处心积虑想恢复以前的贵族待遇,甚至想恢复举荐制。
唉,父皇真的太累了,要是母后还活着多好啊。
夏元帝看了一会儿奏折停了下来,把剩下的奏折分成两份,其中一份他留下,另外一份他交给王德忠:“明日早朝结束后送去给杨太师,请信国公一道看。”
六皇子心里一紧,以往都是杨太师一个人看,这回加了个信国公。
六皇子很快高兴起来,两个人干活总比一个人快,他们多干一些,父皇就能少干一些。
信国公是父皇的连襟,杨太师是父皇的亲家,两个人地位相当,一起看奏折能更公允。
夏元帝抬头看着儿子:“你今儿的文章呢?”
六皇子心里又一紧,赶忙把自己从檀清远那里抄来的文章呈上去。
夏元帝瞄了一眼:“有进步,知道改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