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大洋外有何等牛鬼蛇神,即便比鞑子更善战,他老朱也有信心斗一斗。
拥据人、地、钱,外加战略和善用将帅,就没有打不赢的仗!
朱标看父亲失态,连忙道:
“身子要紧,小人谗言不可信。”
“再怎么说,也不合理,大洋彼岸,有这么强的国度?”
“东瀛?还是南洋等岛地?这些藩属国上贡叩拜都来不及,绝无能越过大明。”
“儿臣这就将两人牢房拆开......”
“慢着!”
朱元璋压低声音,抓住老大的肩膀,手上用了三成力。
“此人或许有点东西,别急着换。”
“可是......”
朱标还想反驳,感觉肩膀突然吃痛。
“别说了,去找笔墨纸砚来,把一字一句都写下。”
尽管朱标有些不服气,但也不得不承认,此人的确是专业的。
否则也不能对大明情况如数家珍,要知道圣贤书可不教这些。
就在这边兴趣大涨时,朱棣声音升高:
“您是说,东瀛会反?”
“既如此,不如现在就去屠了他!”
“屠了它?”
“对,余先生觉得不妥吗?”
“也是,握不住的沙,不如扬了它。”
得到余闲认可的朱棣,高兴得像个孩子,开始侃侃而谈:“想我大明水师,在东海坐拥上千舰队,要绞杀倭国不是不行!”
朱棣刚才被称作“可能垮掉的一代”,颇感不满,但还是瞬间捕捉到了重点。
所谓“臣服”,就是不打不服。
要让倭国那群小崽子,保证永远翻不起浪,还得是重拳出击。
况且父皇曾言,倭国说一套做一套,本就是小人格局。
他想拜师的心情尚未熄灭,也想在余先生面前秀点知识面。
谁知,余闲摇头浅笑,并未愕然。
这位小兄弟说话真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