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这就回去再写一张,”刘二毛嘿嘿笑着,心满意足地走了。
在宋安顺的带领下,小班的整体成绩,突飞猛进,把旁边的大班给甩下一大截子。
“孺子可教也!”姚夫子看着宋安顺交上来的作业本,这些孩子们都写的不错,比大班那些榆木疙瘩强多了。
姚夫子看着小班的孩子们精神面貌好得很,心里十分欣慰,他很有成就感,虽然他就是个落魄秀才,经常被妻子骂的一文不值,被村里那些有钱人嘲笑,但是更多的农家人还是非常崇拜他的。
当上秀才就可以免服徭役,见到朝廷官员还可以不用下跪,这些福利都是农家人羡慕不来的。
但是姚夫子在妻子杨大脚这里,却很难寻得成就感。
“你这个废物,快起来,去后面把猪喂上!”
“来,给老娘捶捶腿,累死我了!”
“你又跑哪里去了?阿芳,喊你爹过来,烧火做饭!”
杨大脚不能看见姚夫子闲着,但凡他有一点点空闲时间,只要下了课,杨大脚就扯开大嗓门,不停地喊,指使得姚夫子团团转,像个陀螺一样,干不完的活,他就想拿着书本老实看会书,想的别想。
别看杨大脚长得五大三粗,皮肤粗糙,又黑又壮,一看就是乡野村妇,说话也是大嗓门,粗声大气,其实她心眼可不少。
当着这些孩子们的面,对姚夫子经常是又打又骂,顺手抄起来笤帚或者扫地把子,动不动不由分说,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打,姚夫子经常被她打得莫名其妙,抱头躲闪。
可是,一旦家里有学生家长在场,比如家长们送孩子来学堂交束脩的时候,杨美丽立马就像变了个人一样,满脸堆笑,温言细语,站在姚夫子身边,颇有贤妻良母的范儿,一连声地夸赞自家相公。
“俺家书垣那字写的好,看的书也多,你看看俺们屋里,整整半间屋都是放的他爱看的书,教书也认真,宋家的俩娃儿在这里学的可好了,你们把孩子送这里来就对了,比去镇上学堂要划算的多,镇上学堂一年束脩七八两银子,还要加上食宿费,这一年下来可不得十几两银子?”
杨美丽站在姚夫子身边,轻轻挽着姚夫子的胳膊,这会子真的像个温婉贤淑的小娘子。
姚夫子把精瘦的身板挺得笔直,这会子看着才有点男子汉气概。
为了给自家学堂拉生源,杨美丽暂时低下了高傲的头,俯首做低,把姚夫子夸得像一朵花一样。
姚夫子不傻,知道自家娘子那是为了学堂的生源,多招一个学生,家里就能进账二两银子,这日子就能过得更好一点。
两口子就在招生这件事上能做到夫唱妇随,团结一致。
这天天气好,一大早宋金柱就跑到村南头,叫上宋安顺去学堂。
“这个傻大柱,每次都绕个远路来喊安顺,他就不会在家里等着阿顺过去叫他上学吗?”
大丫和三丫站在大门口,看着弟弟宋安顺和宋金柱一块去上学,三丫忍不住笑着问大姐。
三丫个头长得快,她是姐妹里个子最高的那个了,比二丫都要高出不少,眼看着要撵得上大丫的个头了。
三丫虽然没有大丫脾气大,但是也是一样能干活,嘴巴皮子溜得很,和人吵架,丝毫不亚于大丫。
“噗,他就是心眼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