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安的预感涌上心头。
她立即调出当年该批次的原始审批记录,却发现数据不全。
这在她的职业经验里,几乎意味着——有人动过手脚。
林雨婷立刻起身,将文件装入加密文件袋,拨通了城市更新专项工作组督查办的电话:“我是林雨婷,我发现一份合同疑似造假,我建议马上启动内部复查。”
“你确认内容存在问题?”
“有初步判断,不排除当年个别审批环节中存在伪造材料的问题。”她语气坚定,“这份合约直接影响当年拆迁补偿评估路径。”
“收到,我们将安排专人对接。”
她挂断电话,心情沉重。
她隐约猜到这份合同是谁留下的“补漏洞”产物——而这个补丁,很可能是在她当年突然提出“退出关系”之后,为了规避内部质疑、草草追加的。
那是一个深坑,而今,她又一次站在了边缘。
**
次日清晨,林小刚接到项目组正式入组通知,确认将在组内负责“数字模型与评估模块”的初步搭建。
“你愿意从基础开始?”项目主管问他,“你背景不错,也可以去商务线。”
“我只想靠自己。”林小刚回答,“我妈在这个行业做了很多年,我不想靠她的光环。”
主管沉默片刻,点头:“好,我们尊重你的选择。”
**
与此同时,林雨婷正在市政府大楼六楼参加专项汇报会。
会议正中途,一位督察专员递给她一份文件。
她低头一看,赫然是那份被她上报的可疑合同,后面还附了另一份调查材料——内容是:张建华当年私设审批路径,并伪造两份地产评估报告,以虚增成本方式,将部分费用套取至第三方公司名下。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第三方公司法人,竟然是一个叫“陆嘉文”的自然人,资料显示为——陆泽文的亲属。
林雨婷心头骤然一紧。
她知道,事情远比表面复杂。
**
傍晚,林雨婷回到家,林小刚刚换完衣服出来,兴奋地说:“妈,我今天正式入组了!负责评估建模……”
他滔滔不绝地讲着项目内容,眼睛里闪着年轻的光芒。
林雨婷微笑着听,脸上温柔而疲惫。
直到儿子走进厨房,她才低头看手机,上面刚收到一条短信——
林老师,有空聊聊吗?我想解释一些事。——陆泽文
她望着屏幕,良久没有回复。
这条短信,仿佛一把锋利的匕首,将她从刚刚恢复的平静中再次撕开。
她明白,这场风暴还没有结束,甚至才刚刚开始。
而她,必须再次站出来,面对所有隐瞒与真相。
夜色如墨,北京的街道在霓虹灯的映照下光影交错。
林雨婷独自坐在车里,车窗紧闭,手机屏幕依旧停留在那条短信上:“林老师,有空聊聊吗?我想解释一些事。——陆泽文。”
她犹豫着,指尖在屏幕上滑动,却迟迟没有点开回复。
沉默片刻后,她启动了车子,驶向那个熟悉的方向——东三环边上的那家老咖啡厅,五年前他们曾在那里有过最后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私下见面。
到达时,陆泽文已经坐在靠窗的位置,依然是一贯的深蓝西装,神情沉稳,只是眼神中多了些掩饰不住的疲惫与焦灼。
林雨婷走过去,在他对面坐下,没有寒暄。
“你找到我,是因为那份合同的事?”她直入主题。
陆泽文盯着她几秒,点了点头:“你果然发现了。”
林雨婷眼神犀利:“那是你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