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和生活上顾梦与顾晓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姐姐性子温顺,内向,学习却差。妹妹呢,活泼,爱乱发脾气(这点也许是遗传了外婆的基因),学习上却是佼佼者。长辈们对顾梦都较为严厉,抱着极大的期望。这让顾梦倍感压力,叶觉得不公。
如果童年是指12岁之前,那顾梦的记忆就只剩下在外婆家的这三年。
在被送到外婆家之前,她和爸爸妈妈在一起。那段往事,她没有一丝印象。偶尔会听到长辈们提起那时趣事,比如“让顾梦去买早餐,她买了一个大冬瓜回去”之类的令他们觉得好笑的事。顾梦听到这些也是一头雾水:“这些我有做过么?”时间久了,便是连这些她叶都忘记了。
那三年,她是快乐的。不谙世事的年少时光总是让人无比怀念。虽然这其中也会夹杂着一些不愉快,尚不懂事的她们,又怎会记仇呢。
1999年的教育制度尚未完善,顾梦姐妹户口不属于外婆所在的地方,因此在山区的学校就读仍需要交双倍的学费。学校距离家里的那段路泥泞不堪,早晚都要走将近一个小时的山路。
顾梦在学校也算混得顺风顺水,至少每次考试后她都会给外婆他们带回一个好成绩,而且也会在全校学生面前风光一回。对于学习,她从不曾令家人失望。
一年级的时候顾梦常会被同学欺负。那时因为学生人数很少,一年级和学前班是被分为一个班的。记得有一回,她被几个同学拦在教学楼后面的废弃教室里,他们威胁她,指责她在本子上乱写他们的名字,差点就打了起来。可是顾梦没有,她连班上30多人的名字都尚未知道,她怎么可能在本子上写呢。可是因为顾梦不是在这所学校读的学前班,更不是山区里的人,所以那些人可以肆意欺负她。
那天顾梦在教室里哭了很久,第一次明白孤单的感觉,没有人会来帮她,她只有自己。
后来她对每一个人都会发脾气。原本就容易生气的她,在那以后变得更加暴躁了。
二年级终于脱离那帮比自己小的同学了,顾梦觉得他们简直就是魔鬼。班上只有11个人,也许是在之前被那些小一级的同学欺负着她都不敢怎么和同学交流,升了二年级才发现原来那么多她不认识的人。
10个人的名字很好记,不多久她就记熟了,也和他们关系不错。很多年后,顾梦都已经把自己小学,初中,高中的同学忘得七七八八了,却还记得,读二年级时十个同学中的九个。
在这帮同学里没有什么仇恨,没有可以长久计较着不放的事。唯一的不愉快或许就是三年级的某个学姐因为看不惯顾梦说了她几句,更嘲笑她不配成为少先队员。而顾梦的反应呢,她没有骂回去,也没有流眼泪,而是用剪刀直接把红领巾给剪碎了。那时的红领巾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只有老师看得起的优生才有资格成为少先队员。也因为毁掉红领巾,顾梦在全校面前被批评了。那是她第一次被当众批评。
还有一次似乎是全班出去玩,又似是她和某些同学偷偷去的。当天发大水,小水沟里的水都满满的流得很急。回去的时候怕被骂走得甚是匆忙,后面有人催她,她被一推,掉下了沟里。她被水流冲走了一只鞋子,被沟底的石块划伤了脚,还被沟边坚硬的石板敲到了额头,直流好多血。
顾梦默默的从沟里起来,全身湿透,忍着痛走回了学校。没有人帮她的忙,虽然和同学相处不错,她并不确定这些同学是否真正喜欢她。
顾梦想,如果沟里的水再深一些,流得再急一些,或许在以后漫长的时光里,就不会存在一个叫做顾梦的女生了吧。
回到学校,校长又当众狠狠教训了她一顿。
她漫长的童年里,所拥有的批评,和荣誉相比,简直不值一提。这能不能成为她后来总是骄傲的原因呢。
离开山区是在2002年,爸妈在家乡盖了新房子,顾梦和顾晓不必再寄居外婆家。姐妹的记忆里开始有了除山区以外的玩意,开始接触很多她们没见过不知道的新奇事物,拥有更多的姐妹。
新的学校有比顾梦优秀的同学,她再也没有拿过第一,变得爱玩爱闹。
开学第一天,她站在讲台做自我介绍:“我叫顾梦,大家好。”下面有同学发出笑声,并学她说话。他们说:“顾梦,你的声音好难听哦。”顾梦低下头,双腿在严重的颤抖。
顾梦从来都不知道自己的声音难听,没有人这样告诉过她。
她是一朵骄傲的花,她以为她拥有一切值得骄傲的资本。直到有人提醒,才等于用一桶冰水把她从美好的想象中泼醒,也许,自己什么都不是。
新老师也不喜欢她,因为第一次点名的什么她笨笨的不会说到。在山区的学校老师没有点过名,顾梦都不知道原来上课有时老师会点名,原来老师点名了要大声的说“到”。顾梦真像个土包子。
可是顾梦很快就把别人的嘲笑和不喜欢抛之脑后了,她总以为自己还是以前那个全校瞩目的优生,她还以为自己拥有很多别人没有的。所以她还总是四只眼睛朝天。
顾梦是势利的,她在新学校交的朋友全都是深得老师喜爱的好学生,对于那些喜欢惹是生非,常被批评的差生,顾梦连看都懒得看一眼。特别是那些嘲笑过她的,她更是怀恨在心,就像那个叫做张丽清的女生。她嘲笑顾梦穿七分裤的样子,腿上不知怎来的众多伤疤显露无疑。害得顾梦连七分裤和裙子都不敢再穿。所以顾梦很讨厌她,和她说话都是冰冷得到语气。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9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