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顺利,还可以自己孵些小鸡仔去卖。
往年,秋田都是按村里人常用的办法,将要菢窝的母鸡抓住,将其胸部往冷水里浸几息醒报。
菢小鸡要公鸡蛋,她家里两只公鸡,用家里的蛋就行。准备好一切先抓了一只母鸡去窝里菢小鸡。
可家里母鸡还有十七八只,同时菢窝的就有三四只,那天她正在家里给母鸡醒菢,后院的门就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是张大奎背了一捆柴。
“秋姐姐,我今天砍了柴,给你一捆。”
“大奎哥,你背回去吧,你家也要柴烧的,张叔现在忙,你砍的就都带回去吧!”
“我家还有。”
秋田拦都拦不住他,他把柴放在院门口就走。
张大奎自从去年跟着他爹帮秋田家砍了一回柴后,每次上山砍柴都要给秋田送些。
秋田为此烦恼不已,她还跟罗氏抱怨过。
罗氏只笑着说:“随他吧,他一根死脑筋,谁说也说不听的。”
秋田就问罗氏,怎么不给大奎张罗一门亲事。
罗氏叹着气说:“哪有这么容易,不是我不操心,他大伯母和他妹妹比我还操心,可也一样没有结果啊。”
“你也别操心了,你别看他傻,其实他心里什么都清楚,晓得什么人对他家好,也晓得该对什么人好。”
秋田再不好说什么。
秋田带着奶娃儿把日子过得有板有眼的,加之又传出她想买田的事情,村里一些人就有了想法。
猜测吴水仙当初留了多少钱财下来,又说吴家那套青砖大瓦房也值不少钱,秋田生了虎子后,吴家的东西谁也抢不走,村里人还没有住过那样精致的院子。
如果能被秋田看中,男人可到吴家去安家,到时候说不定还能捡不少好处。
秋田变成了香饽饽了。
大柳树下的闲话里少不了秋田,有些妇人想着把认识的某某某说给秋田,就坐在柳树下与人说着自己的想法,问某某某与秋田配不配之类的。
当然,那些妇人选择在此议论也是有目的,主要是想说给梁婶子听,毕竟她与秋田走得近。
梁婶子每天听着人说,却从来不与人搭话。
那些妇人能说什么好人家给秋田?
自然不能,无非就是娶不到婆娘的或者死了婆娘的人。
陈实的娘如今也常来柳树下,娶回来的次儿媳妇是她经过精挑细选的,十分勤快,让她有了空闲。
正月里陈实让人带回了信和银子后,她就更有闲心来柳树下跟人闲话了。
听到别人说秋田的闲话,她也从不参与,只表面笑笑,心里却道:都在痴心妄想,我家的她都看不上,还看得上你们说的那些个歪瓜裂枣?
不过李氏现在还是不同意儿子跟秋田的事情,虽说秋田成了村里的香饽饽,但她的儿子更香。
那带信之人回来说,陈实去了扬州,在那边受了点小伤,已无大碍,夏天就能回来,还让人带回来了十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