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来的探子带来的一般不是好消息,这点曹操也是心知肚明的。
“所为何事,你且说来。”
探子一脸惊恐的说道:“禀主公,兖州失守了!”
曹操勃然大怒:“你说什么!兖州失守,怎么可能!我有程昱、荀彧、曹仁率万人守在兖州,怎么可能失守!”
探子又报,“兖州各城仅剩东阿范县和鄄城被荀彧设计保住,其他各城均已被攻下啊主公!”
“你放屁!谁敢夺我兖州!袁绍还是公孙瓒!他们敢吗!我借他们两个胆子他们也不敢吧!”
“禀主公,是吕布...”
曹操又问:“多少兵马?”
“禀主公,两万有余。”
刚才还暴跳如雷的曹操头风发作,他捂着额头转眼像变了个人,然后开始大笑:“吕布,不急不急,兖州先给他,你先下去吧,让郭嘉过来。”
“主公...”王腾刚想进言,曹操挥手示意他先住口,“不急,等奉孝来后再说不迟。”
曹操好像头疼的厉害,仰头坐在椅子上,众将皆不敢言,大帐内鸦雀无声。
过了一会,郭嘉急匆匆的走了进来,“主公...”
看到郭嘉来了,曹操立刻恢复了正常,“奉孝,你都知道了吧。”
“禀主公,我已经知晓。”
曹操叹着气说道:“说说吧,该怎么办,眼下没能攻下徐州,兖州又被吕布夺去,城池没拿下,自己家反而被人掏了个窟窿。”
郭嘉淡定的说道:“这点小事,主公肯定不会放在心上吧,那吕布是什么人,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主公大可不必忧扰。”
曹操大笑,“知我者奉孝也,别说一个吕布,就算是十个吕布,我都不把他放在心上。”
“主公担忧的还是这徐州城久攻不下吧。”
“是,奉孝你说的太对了,徐州城本来就易守难攻,这又得刘备孔融相助,三方里应外合将我夹在其中,进退两难啊。”
郭嘉又笑言:“前者刘备不是予书一封,正好我们凑着这个台阶下了,也给他刘备卖了个人情,这徐州城就摆在这,不会跑,想什么时候拿就什么时候拿,不必急于今日一时,丞相可修书一封,给那刘备陶谦各一份,此事可解,然后我们集中精力拿下吕布即可。”
“好,奉孝,这信就由你来写吧。”
曹操起身走出大帐:“传我将令,全军拔寨杀回兖州。”
众人走后,独留王腾一人在身边,曹操说道,“悔不听士升之言啊。”
王腾笑答,“主公治世之能臣,将来整个北方都是主公的,这一战只是开胃菜罢了。”曹操大笑,各自回营。
吕布听闻曹操回军,大军已过藤县,便召集副将薛兰李峰,对二人说:“你们两人率兵一万据守兖州城,我亲率军一万,前去濮阳破曹。”二人应诺。
陈宫急忙来见吕布,“今主公据守兖州,粮草充沛兵多将广,以逸待劳,泰山路险,可伏精兵万人,曹操闻失兖州,必然急行军,等他军马过半,一击便可擒之!何故要出兵濮阳?”
吕布答曰:“你不懂,我屯兵濮阳,别有良谋。”
陈宫的计谋吕布不用,一意孤行,听说吕布吞并濮阳后,曹操大笑,“果然,这还是我熟悉的那个吕布,真是愚才,我兖州失而复得矣。”
曹操在濮阳城外安营扎寨,陈兵于野,次日吕布引兵来战,吕布居中,两边排开八员健将,与曹操分兵对峙。
双方各派军将,战数回合,吕布来了兴致,亲自上阵,拍马便战,夏侯悙提刀应战,战不数合,不敌吕布。
曹操大笑,“吕布匹夫,武力超绝,众将一起上吧。”
言毕,夏侯渊、典韦、乐进、于禁、李典五将一齐杀出,六将和吕布战成一团,吕布不敌,令大军掩杀,曹军大败,后退三十余里。
曹操输了一阵,回寨与诸将商议,于文则那家伙没遮拦的说道:“这吕布怎么这么猛啊,探子不是说他只有两万兵马吗,今天我们死伤得有千余人。”
曹操笑道,“文则啊,这光会打仗可不行,还得长个心眼,我军疲于奔波,敌军以逸待劳,这仗肯定会输。”
“既然主公知道会输,为什么还要打这一仗呢?”
“摸清敌军形势,文则啊,这一点你可得好好和士升学学,我万万没想到,陈宫这厮竟然跟了吕布,没想到啊,昔日我与他同行,念他颇有天分,计谋良多,我甚是赏识,可这陈宫,竟然嫌我不仁不义...匹夫竖子,见识短浅,不足与谋。”说完曹操放声大笑。
“那主公,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我今日上山观望,见濮阳之西,有一小寨,军马不多,今天我军败走,吕布肯定在家摆庆功宴呢,那西寨必定没有防备,待会我们连夜出发,取了西寨,布军定然生畏,届时濮阳不日可破。”
王腾听完忙叫不可,“西寨?主公不可,吕布无谋,但手下陈宫定然料到了这一点,到时候一定会派重兵把守,埋伏我们。”
曹操有些不悦,这王腾毕竟不懂规矩,计谋可以私下说,但是曹操既然都当着众将的面说出了这个计划,王腾再打断,显然会让曹操丢了颜面。
这时候军威比损兵折将更重要。
曹操笑着说,“士升啊,无妨,你莫要上心,回去歇着吧。”
曹操斥退了王腾,然后与众人饮酒,只待夜幕落下,便出兵西寨。
王腾回到自己帐内,突然发现一碧眼童颜的老人正在自己营中喝茶,这不是南华老仙吗,他怎么来了?
“呦,仙人,什么风把您吹来了?”
南华老仙捋着胡须笑道:“我无处不在,眼见阁下愁闷,便进来坐坐。”
王腾调侃道:“我靠,您这也忒牛了吧?在我们21世纪,您这就是天眼,无孔不入,无处不在,什么都能看见。”
南华老仙大笑,“是有几分相似。”
王腾又说道:“您来的正好,我正好有好多事要问你,正愁没地找您呢,您倒好,不请自来了!”
小说《三国之还我貂蝉》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