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佩兰现在要收购鸭蛋弄咸鸭蛋。
当然希望鸭蛋价格便宜点嘛。
就是她今早卖咸鸭蛋三毛钱一个,那可真是……
太贵了点。
可她之前买的就是这个价呀。
这价钱波动大,挺麻烦的。
可八、九十年代,物价变化是挺快的,尤其是回头价格双轨制,不知道肥了多少倒爷的腰包,让这些人先富起来了呢。
不过这距离自己还有些遥远。
想要当倒爷,要么有权要么有关系,还得有点闲钱。
现在的余佩兰三不沾,就别这山望着那山高了。
先把咸鸭蛋搞好也不迟。
知道了鸭蛋的市场价,余佩兰再到那小摊面前询价时就底气十足。
“你这鸭蛋怎么白皮的居多?一看就知道是老母鸭下的蛋,味道不如这青皮的好。”
“人家店里才一毛,你再便宜点,八分一个。”
那卖蛋的妇人连连摆手,“那可不行,我这样都赔本呢。”
“当我没养过是吧?村里人养鸡鸭谁还喂饲料粮食啊,不都是草地里自己找虫子吃,顶多再切点白菜帮子、南瓜萝卜丢一把。那有啥本钱。”
余佩兰当时养了五只鸡、八只鸭。
至于村里养多了鸡鸭是走资本主义,要被批评……
放他娘的狗臭屁。
县里的食品站每个月都会定期去他们公社收鸡蛋鸭蛋。
社员们不养鸡鸭,他们收哪门子的蛋?
只指望养鸡场养鸭场吗?
再说了,乡下人养鸡鸭,又有几个喂粮食的?
怎么就要被割资本主义的尾巴了?
反正余佩兰没遇到过。
也就是进了城,虽说租了房子也能养,但从陈新华到孩子们都反对。
余佩兰也只好不了了之。
毕竟在城里,的确没在乡下饲养方便。
不然哪还用买鸭蛋啊,自己搞就是了。
余佩兰又跟人画饼,“这样,你便宜点卖给我,往后有多少我就买多少,到时候你直接送我家里去就行,也省得你再在这里晒日头了。”
那妇人将信将疑,“大姐,你不会是市场监督局的吧?”
余佩兰嗤笑出声,“想啥呢。我要是市场监督局的,早就把你们的筐都收了。你是头次来吧?我经常来这里买菜,没见过你。”
那妇人还真是头一次来这边,但她没承认,“大姐我不要钱,你给我换粮票。”
余佩兰一愣,“省里头都在取消粮票了,你换粮票干啥?”
看吧,一开口就露了底。
余佩兰笑眯眯问道:“话说你们村养鸡鸭的人多吗?要是多的话,你回头按照八分一个的价把他们的鸭蛋都收起来,给我送过来,不让你白辛苦,你收得多了,我至少给你这个数。”
说着,余佩兰伸出一根手指头。
乡下来的小妇人有些迟疑,“一块钱?
应该不是一毛钱吧。
一毛钱也忒少了点。
“对,你给我弄三百个鸭蛋,我就多给你五毛钱,弄五百个,我就多给你一块钱,咋样?”
小妇人田花有点不敢相信,“真的?”
这么好的事能落到自己头上?
她这一筐鸭蛋有五十个,也才能卖不到五块钱。
虽说乡下养鸭没啥本钱,都是种地之余饲养鸡鸭猪牛。
这些个都是副业。
但,田花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可大姐你要这么多鸭蛋干啥?”
“这你就别管了。”余佩兰笑了笑,“我不诓你,不然刚才直接拿粮票跟你换鸭蛋就行了,那就是废纸换蛋,我占便宜你吃亏。你看,我没骗你吧?”
这倒是。
真要是拿到粮票,结果到了粮店压根不用,她到时候哭都没处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