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的话,妈以后经常给你做。”
姜老太直到上辈子死前,也不知道老五的病,是丈夫宋建国造成的。
因此,即使重生,姜老太至今仍以为是自己怀孕时不注意,让老五带着病从娘胎出来。
“妈已经在赚钱了,等妈攒够了钱,就带你去省城大医院,找最好的大夫,无论如何都要把你的病治好。”姜老太抚摸着老五没有血色的脸颊,语气愧疚。
老大:“妈,你已经够辛苦了。我上了大学之后,可以勤工俭学,帮家里分担。”
高考早已结束,但她一直没去报到。
人才紧缺的年代,大学生的含金量高,高考状元每年只有一个,更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大学的领导之前来过几次宋家,劝她完成学业。
她爸宋建国蛮不讲理,每次都态度恶劣地把领导轰出去。
但领导们爱才惜才,说过会把名额给她留着。
她今天去报到,学校领导还专门和她谈话,帮她办完各项手续。
再过些日子就放寒假了,所以领导让她等年后再去学校上学。
姜老太刚想说大女儿只管用心学习就行,不需要替家里操心。
不过,转念一想,老大性格腼腆内向,和从前的她如出一辙。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即便这些天,在她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大女儿性情发生些变化,但总体来看,还是太过软弱。
人都是在历练中成长起来的。
趁着没开学,姜老太打算让大女儿跟着她,出去历练如何待人接物,也算是长见识。
“大妮儿,你明天和我一起出摊,我卖货,你来收钱。”
“好。”
老大握着筷子,点头答应。
“姐,服装厂的工作不忙,如果需要帮忙,我也可以搭把手。”姜长海在一旁道。
他姐一个妇道人家,带着大外甥女,在外面做买卖,不是那么容易的。
“现在我还能忙得过来,暂时不需要你。”
姜老太夹了块鱼肚子上的肉,放到弟弟碗里,语重心长道:“服装厂的效益只会越来越差,工资发不发是次要,你才三十几岁,看大门都是上了岁数人干的活。年后,你也要想一想干点什么,给自己谋个出路。”
弟弟身强力壮,为人正直,在当下这个到处都是机遇的年代,只要脚踏实地,不愁没有好前程。
“姐,你的话我记下了。”
姜长海看到姜老太把白嫩的鱼肉,分给他和外甥女们,却把没肉的鱼头,夹回自己碗里。
小时候,他姐也是这样,他姐总是把鱼身子上的肉给他吃,而他姐每次都吃没肉的鱼头。
他问他姐为什么不吃鱼肉,他姐摸着他头,说:“姐不爱吃肉。”
实则是家里条件不好,他姐不舍得吃,永远把好的让给他。
姜长海端着碗,埋头往嘴里扒拉米饭。
他姐对他的好,他这辈子都不会忘。
他姐说的对,他也是三十好几的大老爷们的,也该有点出息。
要是他出人头地,他姐和外甥女们就能像今天这样,顿顿有肉吃,天天过舒坦日子。
姜老太看出弟弟把她的话,听进心里去了,不禁感到欣慰。
她最近有时间也在想姜长海适合干哪行!
不过,实事求是说来,她一个家庭妇女,眼光有限,给不出太好的建议。
但若是可能的话,姜老太希望姜长海能出去闯一闯,离开海城,或许就不会发生上辈子为了救人溺亡的惨剧。
姜老太这样想着,不远处,宋耀祖和宋美凤揣着手,眼巴巴看向饭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