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进忠权倾朝野,几乎是所有文臣武将,除了明哲保身的,其他的都投靠到了魏进忠麾下。
如果真要都处理了,这朝堂之上,也就无法运转了,更会导致人心惶惶。
所以张太后告诉朱后照不要着急清理,治大国如烹小鲜,要小火慢炖。
“小楚子,你说东厂和锦衣卫,要不要解散,那些大儒天天说东厂和锦衣卫是祸乱的根源,应该裁撤。”朱后照托着小脸,想了想道。
这段时间,无论是盗取天怒剑,还是下毒,总之围杀魏进忠的计策,都出于楚信,再加上两人年龄差不了几岁,朱后照不由得就把楚信当做能说话的人了。
听到朱后照的问话,楚信眼睛转了转,有些欲言又止。
听到朱后照的问话,楚信眼睛转了转,有些欲言又止。
“想说什么就说,犹豫什么?”朱后照留意到楚信的表情,说道。
楚信忙道:“奴婢认为那些大儒在坑陛下。”
“怎么讲?”朱后照问。
“锦衣卫和东厂,就是陛下的眼睛和耳朵,那些大儒让陛下裁撤东厂和锦衣卫,那就是让陛下挖自己的眼睛、割自己的耳朵,陛下想想,没了锦衣卫和东厂,那些大臣要是隐瞒了您宫外的事情,你该怎么却了解?今年大旱,他们却说丰收,您会知道吗?奴婢曾经听义父连云说有时候大臣上奏折会联手欺骗陛下的。”楚信不急不缓的道。
“而且,没了东厂和锦衣卫,陛下该如何去辨别谁是忠,谁是奸?
奴婢认为,陛下不仅不能裁撤东厂和锦衣卫,更要大量培养忠心的内侍,广散耳目于四方,这样可以打探皇宫外的消息,以免以后被欺瞒;还可以监视那些官员谈话,包括那些皇亲国戚。”
“义父说过,先发制人,总比后发制于人好,只要整合了太监、宫女,最后再向外发展,形成一个庞大的耳目,只为陛下一人服务,那么天下还有什么能瞒住陛下?”楚信缓缓的说道。
听着楚信的话,朱后照的身体不由坐直了,因为楚信的话非常有诱惑力,而且朱后照这人性格就是无法接受欺骗,如果彻底掌握了东厂和锦衣卫,真像是楚信所说的那样,想想都心动。
朱后照手指轻轻敲打着椅子扶手,半晌说道:“可是锦衣卫和东厂,全是魏进忠的人,已经烂透了,这些人恐怕就算收服也不会真的忠心于朕吧?”
“哪里烂了挖哪里,陛下只要派出忠心的能臣,把锦衣卫和东厂重组,让所有人的锦衣卫和东厂都忠于陛下就是了。”楚信说着眼中却显露出了野心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