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儿回来了?”
正在烧火的外婆陈氏忙站起身,走过来拉她。
“快来陪外婆说说话。”
陈氏将许月拉到身边。
“你外婆成天念叨你呢!说也不知道你怎么样了。”
大舅娘李氏笑道。
“是啊!看月儿这样,想必已经看开了。”
小舅娘周氏也道。
“娘,月儿没事了,你往后都不用担心了,咱们家月儿现在,活得比我还通透。”
说到许月的变化,吴氏是最开心的。
“那就好,那就好。”
许月任由陈氏拉着她的手,乖巧的坐在她身边。
“月儿,这猪下水我是照你教的法子做的,也不知味道怎样,你来尝尝。”
吴氏瞥见火坑里三角上炖着的猪下水,一直对做猪下水不放心的她忙让许月试。
“好。”
许月打开盖子,香味扑鼻而来,味道是没错,没想到她娘做菜还挺有悟性。
“味道没错,每个人做的味道都不一样,只要好吃就行。”
许月道。
“那就好,我还一直担心做不好呢!”
吴氏也松了一口气,她做猪下水的时候,嫂子和弟妹不理解,她还信誓旦旦的说做好保准她们喜欢,若是没做好,她们别说喜欢,该见笑了。
“月儿,你娘说的是真的?这猪下水真能吃?”
周氏问道。
此时的几人也闻到了香味,虽然灶房的香味很多,但唯独这味道最霸道。
“是的小舅娘,我们家都吃好好几次了。”
许月笑着回道。
“那你们先忙着,我去摘豆子了。”
许月要招呼许天成和许天才摘豆子了,最好明天能送到镇上。
“月儿,你就在门口那块地里摘,一会儿就吃饭了,我喊一声你们便能听见。”
吴氏对许月说道,她闺女既然说摘豆子,那酒楼定是需要的,这样又能卖一笔钱了,想到这儿,吴氏心情更好了。
“行。”
许月应道。
走出门,许月看见屋顶上帮忙的还有许大富和许天奎,这两人在许家,也算是老实人,只能说是许老耕两口子歹竹里出的好笋了。
许月招呼着许天成和许天才一起背着背篓去了地里,以最快的速度摘着豆子。
一人摘了半背篓,便听见许氏喊吃饭的声音。
三人一人背着半背篓嫩黄豆回家了。
“月儿,你们摘这么多没成熟的豆子做什么?”
刚回到家,正在洗手的大舅吴铁柱问道。
“大舅,我们摘豆子去镇上卖。”
许天成替许月做了回答。
“卖到哪里?他们收这豆子有何用处?”
吴铁柱吃了一惊。
“卖到酒楼,大舅,一会儿你吃了就知道了,今天我娘也做了。”
许月笑道。
其他人也听见了,许月也不准备隐瞒,毕竟早晚有人知道,可能明年这嫩豆子能吃能卖的事整个龙阳县的人都知道了。
“月儿,你们是从哪里听说这豆子能吃的?”
村里和许大力关系最铁的刘大虎问道。
“是我姐……”
“大虎叔,在酒楼门口听说的,上次我听说了就跑回来摘去卖,没成想真的卖掉了。”
许天成还没说完,便被许月打断了。
“卖多少钱一斤啊?还要吗?”
刘大虎继续问。
“三文钱一斤,我今天第一个去问,那掌柜的就让我给他送三百斤去,多的不要了,吃了这茬,地里的豆子也该老了。”
许月答。
“三文一斤?”
听到三文一斤,众人都不淡定了。
“嗯,你们明年也可以去问问看,我今年也是运气好,人家说要收我刚好去了,酒楼可能也是刚从县城里得知可以吃,也才收不久,我也就卖了这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