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考虑的还是刘爱香的面子。
倒是张爱国陡然改了主意,急切的对张玉江道,“回去吧,家里事多,你爷奶腿脚都不好,得让宋招弟伺候着才行。”
老太太说的对,离婚证必须尽快领。
他顶着一身的伤也要离婚,说明宋招弟确实不是个合格的媳妇。
村里人说不定还能高看他一眼。
刘爱香万般不情愿,但也硬是忍着浑身疼痛起来了。
反正回去有宋招弟伺候她。
这厢,宋招弟母女四个的面包车,刚刚在县一中门口停下。
离十二点还有半个小时,宋招弟有些着急了。
她问了一嘴门卫大爷,得知还有其他人也来报名。
并且年龄不一的,她心里就有底了。
来的是刘老师,留着短发,戴着眼镜,是位很有亲和力的女老师。
听说宋招弟没有带户口本,还让宋招弟先回去拿户口本,改天再来报名也行。
宋招弟坚决不肯,她把刘老师拉到一旁,极力哀求刘老师。
“老师,今天就给孩子们把名报上吧,我叫宋招弟,是副校长张爱国的家属,三个孩子都是张爱国的亲生女儿,刘老师,你帮着通融一下,可以吗?”
刘老师眼中本就没有任何轻视的 意思,但还是在听到张爱国的名字后,态度来了个明显的转变。
尤其是玉梅三姐妹和张副校长确实有五六分像。
加上,她曾经偷听到副校长吐槽家中妻子,是个不修边幅的老女人。
还说家里的三个女儿都是白眼狼。
她仔细的将宋招弟母女上上下下打量一遍,发现确实是能对上。
她激动的握着宋招弟的手,“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了,您应该早点说您是张副校长的家属的,今天不带户口本也没事,只要下次来报到的时候带上就行了。”
宋招弟提着的心一下落在实地,感激的回握着刘老师。
“刘老师,谢谢您的通融。”
刘老师并没有过多奉承宋招弟,稍微说了几句话就直入主题。
她问宋招弟,“您的女儿什么时候能来上课呢”。
宋招弟想了想道,“下周一,老师,下周一早上我带着她们准时来报到。”
得了准话,刘老师也不耽误,迅速给玉梅三姐妹办理了入学手续。
三姐妹,一人二百块钱学费,还被分到了一个班级,班主任就是老师。
这过程,顺利的让宋招弟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