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称王称霸 第33章 试读

蜉蝣天地 来源:cd   时间:2024-11-27 07:54:04

三国之称王称霸

三国之称王称霸

主角是苏安阮永的古代言情《三国之称王称霸》,是近期深得读者青睐的一篇古代言情,作者“蜉蝣天地”所著,主要讲述的是:“人生相遇,自是有时,与孟德兄相识,亦是苏安之幸。”苏安也有些感慨,没想他有朝一日竟然还能和曹操成为好友。两人再次侃侃而谈,不觉间又走过了几里。苏安御马停下脚步,豁然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孟德兄,就到这里吧...

推荐指数:10分

长篇古代言情《三国之称王称霸》,男女主角苏安阮永身边发生的故事精彩纷呈,非常值得一读,作者“蜉蝣天地”所著,主要讲述的是:当苏安感到生命掌控在他人手中的时候,苏安立志: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当苏安看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惨状后,苏安立志:为生民立命,一统天下!当苏安得知他和秦始皇、刘邦、项羽、李世民等所有强大帝王共处一个时代的时候,苏安放出豪言:吾大乾,何惧天下群雄!当苏安看到诸天万族把人族当粮食来吃的时候,苏安一剑斩下万族盟主,黑龙帝尊的首级,背对万族,淡淡问道:谁说我人族无一是男儿?...
第33章


视线之中,多处房子隐隐透着火光,衣服物品等洒落一地。

甚至零星有几个百姓躺在地上一动不动,鲜血流了一地。

啜泣声从四面八方传来。

杀人放火,不外如是!

最后,苏安的目光停留在一户破木房外。

只见一个妇人带着几个小童在躬身拾捡着什么,仔细一看,他们捡起的,正是一粒一粒的稻穗。

苏安不由勃然大怒,不用想就知道,这是黄巾军把人家的粮食抢走了,撕扯搬运之中,匆忙掉在地上的稻穗。

没有了粮食,这一家子怎么活?

波才啊波才,不知道你看到这样的场景,又该作何感想?

想到了波才,又想起了他临死前的一番话。

在大汉之中,天下的百姓,谁人不苦?

颗粒无收而赋税不减!

苏安悲从中来,不由仰天长叹。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苏安充满悲愤的声音毫不掩饰,清晰的落到了每一个人的耳中,只不过大多是听不懂什么意思。

不远处,一白发老者闻言浑身一震。

“悲天悯人,又出口成章,此子文采斐然!”

老者旁边,站一少女。

听到父亲的话,少女不由重新审视这个身穿铠甲,英姿飒爽的男人。

这个男人令她有一种极大的反差感,明明是武将,却更像一个文人君子。

“能得到父亲夸赞的人不多,这位将军却当之无愧。”

女子自认为才华不低,却也难以做到出口成章。

本就对诗词感兴趣的她,听得佳句,当下用心品鉴起来,脑海中不由的浮现出苏安的身影。

苏安对此,毫无所知,此时一个身穿官服的男人正向他走来。

男人对苏安拱手一礼。

“本官圉县县令伍佩,见过苏校尉。”

“见过伍县令”苏安只是轻轻的点头。

“苏校尉,黄巾贼何仪,二次劫掠本县,令百姓苦不堪言呐,还请苏校尉扫平此獠。”

匆匆见礼之后,伍佩仿佛看到了救星一般,哀声说道。

“那何仪所率有多少人马,为何圉县没有抵挡?”

圉县一副惨状,苏安怒气未消的质问道。

“苏校尉有所不知啊……”

被苏安这么一问,伍佩又是一声长叹。

“那何仪所率七千余人,而我圉县只有数百人,第一次抵挡便已尽数覆灭矣!”

苏安听到答案后,哑然无言,脸色这才缓和了下来。

毕竟不是谁都有杜畿那样的本事。

“伍大人不必忧虑,我正是受皇甫中郎之令,前来讨伐何仪。”

伍佩闻言不禁欣喜:“那何仪突然撤走,定是听闻苏校尉领军前来,闻风而逃了。”

“可知其逃向何处?”

伍佩他们在现场,知道的肯定比苏安清楚。

伍佩却是无奈地说道:“不知啊,我等也不敢上前查探。”

伍佩他们本来都是躲起来的,没听到劫掠的惨叫声后才敢出来的,又哪里会知道何仪逃到了哪里。

出了城四面八方都是道路,谁也不知道何仪逃向哪里,何况是何仪故意躲起来,出去找的话,无异于大海捞针。

“如此我领兵在城中呆几日,守株待兔,等那何仪出现。”

鉴于城中的惨状,苏安有些不忍就此撤军。

何仪既然来这里两次了,这次更是突然撤走,兴许还会再来。

何况颍川一带黄巾军基本已经扫平,哪怕还有些许头目,也是像何仪一样东躲西藏。

“苏校尉大义,如此我圉县可安枕无忧矣。”

伍佩喜出望外,有苏安在,还怕那何仪不来呢。

“伍大人不必客气,还需寻一地予我军驻扎。”

一般安营扎寨这样的事情,都是交给高顺去做的,高顺做的比苏安专业多了,还能让人放心,巡逻,值守,训练,高顺都管理的井井有条。

傍晚,伍佩来请苏安赴宴。

刚开始苏安是拒绝的,然后伍佩说还有本地的乡绅豪族都希望苏安能去。

苏安转念一想,交好本地的乡绅氏族,日后攻占此地的时候,或许会可以起到一些作用。

酒宴上,众人与苏安说话,苏安也是赔笑应付,并不多言。

众人刚开始有些拘谨,看到苏安也不是那么不好说话,众人就放开了聊,话题无异于黄巾与自身利益罢了。

不过,众人期间谈论到的一个人,却引起了苏安的兴趣,以至于剩下的时间苏安都在自顾的想着什么。

众人见苏安心事重重,便草草结束了宴会。

翌日,清晨。

苏安与高顺交代一番,就往城里跑去。

“咚……咚咚……”

一间不显眼的房屋外,苏安上身微躬,恭敬敲了敲门。

片刻后,吱呀一声,大门打开,走出一门童。

“请问先生可是来拜访我家大人?”

苏安今天没有穿甲胄,而是穿了平时的一袭青衣,文质彬彬,也不怪门童认不出来。

“劳烦通禀蔡公,苏安来访。”

苏安今日拜访的人,正是昨晚宴会上听众人谈论到的人。

此人名叫蔡邕。

蔡邕精通音律,才华横溢,师从著名学者胡广。

除通经史、善辞赋之外,又精于书法,擅篆、隶书,尤以隶书造诣最深,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

所创“飞白”书体,对世人影响甚大,被《书断》评为“妙有绝伦,动合神功”。

生平藏书多至万余卷,晚年仍存四千卷,是当之无愧的海内大儒。

可惜这样的大儒,本在朝中编辑史册,却被诬陷流放,好在流放的第二年大赦天下,蔡邕才得以幸免。

心灰意冷之下,蔡邕远走吴会之地隐居。

直到前段时间,因为回家乡圉县访友,结果黄巾军起义,蔡邕也回不了吴地,待到了现在。

在这方世界,如果受到大儒点评的话,名声就会在很短时间内传遍天下,并且得到认可。

计划称霸一方的苏安,对名声自然是无比的重视。

如果得到蔡邕的点评,他在世人的印象中就不是一个单纯的武夫,这对日后招揽人才将会事半功倍。

蔡家并不大,转瞬之间就听到一声爽朗的声音传来。

“哈哈哈……大清早就有一对喜鹊欢叫,定是有好事发生,没想到竟是苏校尉驾临。”

话音刚落,只见一老者踏门而出。

竟是蔡邕亲自相迎。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棠梨读物回复书号16840

小说排行

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公司及个人所有。如有版权问题(点击投诉),请及时与我们,我们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谢谢!
Copyright © 2022 小说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