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城。
法制日报办公大楼外。
孟寻在桑塔纳车中等了许久之后,终于发现了目标,他快步下车迎了过去。
“孙记者,能不能赏脸,让我请你吃顿便饭啊?”
孟寻拦住一名戴着黑框眼镜中年人的去路,满脸笑容对他发出了邀请。
“对不起,我这人不喜欢和陌生人吃饭。”
孙海洲蹙起眉头,态度强硬拒绝的同时,脚下也是毫不停留向前方走去。
然而就在和孟寻即将错身而过时,他脚下猛地一颤,硬生生就刹住了步伐。
而促使他留步的缘由,只因孟寻对他说了一句话。
“孙记者,我知道你在暗中调查曹家,而且手中已经有曹格瑞的犯罪证据了。”
曹格瑞是谁?
现任江州市一把手曹卫国的独生子。
虽然在外名声不显,但在江州市做过生意的人都知道。
那位曹大少爷,可是出了名的性情乖戾。
一句话让他不高兴了,就可能给你惹来天大的麻烦。
到时候生意做不下去了还是小事儿,甚至有可能还会让你吃上刑事官司。
这可是一点夸大成分都没有。
别的地方不敢说,但在江州市的地界内,曹格瑞说的话,比公安局长分量都重。
还有人戏称,曹格瑞就是江州市的地下组织部长。
虽然没那么夸张但也差不多,曹格瑞的确是能影响到很多干部任命。
尤其是要害部门中的那些关键职位,几乎都被曹家小团体中的人给垄断了。
在这种水泼不进针扎不透的政治生态中,可想而知曹家对江州的掌控有多深。
这也是为什么孟寻下定决心,要投靠新市长的原因。
现在整个江州的政治形态已经固化了,他要想帮着孟家死里逃生逃过一劫的话,只能是从外借力。
而即将履新到江州的新市长,就是他最好的借力靠山。
当然想要这个新靠山,接纳他们孟家加入阵营的话,一份投名状是必不可少的。
而孟寻现在所需要的投名状,就在孙海洲的身上。
这也是他为什么抵达淮城之后,直奔法制报社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