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年代:我成了金融巨鳄》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作者饱食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精彩的情节构思征服了许多读者。这部都市、重生、种田、小说已经连载至第1153章世界首富,总字数超过2526732字,堪称书荒时的救星。如果你正在寻找新书推荐,那么《改革年代:我成了金融巨鳄》绝对不容错过。
书友评论
从年前开始每天催更,一天不差的坐等更新说实话还能看到这么好的小说实属不易,有人说开后宫或不该割国内韭菜,主人公不是慈善家,作者也不想写低智商爽文,现在网上的低智商爽文铺天盖地,能看到这么好的文章已经不多了,
212章,昏迷的时候出现被人发现主角是重生者的片段,如果以后重生者身份被发现,是不是说明这个世界不止主角一个重生者吧?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看着就没什么意思了,作者可以说明一下,不要浪费大家时间,如果后面出现多个重生者相信很多多人都不想在看下去了
看完全书,觉得还是得加分,想想还是放弃。感觉书名太小气,对不起内容。可能作者打算吸睛,但显然小看了恢宏的剧情和自己的文笔。女主除了开局和结尾,绝大部分时间就是个打酱油的角色,可惜了。而且前世女友这个角色感觉有点多余,原以为会对剧情发展带来变化,最后却是不了了之,看起来就是个水
章节推荐
第94章最大单笔收入
第95章太有钱了
第96章调戏
第97章匹夫一怒
第98章燕京文家
作品阅读
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确实有点像燕京那里的人。
再加上刚才市里那个电话提到过燕京报社的事,小王不疑有他,热情了不少,“你好,这里是道西区宣传部,不知道有什么事情能帮您?”
“我们报社接到你们区汽水厂的下岗工人反映情况……”韩小东在那头把说过好几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现在全国各地类似的情况很多,领导也很关注,所以就把汽水厂当成了典型,明天我会到山城采访,希望能得到你们的帮助,另外,如果方便,能不能帮我做个先期调查。”
韩小东一口气说了很多,“好了,就这样,明天咱们见面聊。”
啪!
电话挂断。
韩小东潇洒的走出邮电大楼,继续去做火锅市场调研了。
三人成虎,就算陈达均不相信会有记者来,但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他必然会当真。这是人性使然,绝大多数人都无法避免。
至于往宣传部打的那两个电话,就是起到催化的作用。
前世他和很多政府工作人员打过交道,知道他们的通病,那就是一旦媒体介入,上上下下全都会非常重视,尤其是在九十年代初期,媒体记者还是很让人忌惮的,尤其是燕京来的记者。
韩小东揉了揉眉心,人事已尽,剩下的就交给命运吧!
******
道西区宣传部,接电话的小王冲着听筒连喊了几声,“喂,记者同志,你还没说你姓什么呢?先别挂电话啊!”
对面的烫头大姐很不满小王的声音过大,从报纸中抬起头来,“小王,你大呼小叫的干什么?”
“孙大姐,燕京记者。”小王觉得这件事必须要跟领导汇报了,不然万一记者明天真来了,责任就全在自己身上了。
“燕京记者?那你还不赶紧找科长去。”烫头大姐脸色一变,“耽误了大事你负的了责吗?”
这些人的通病二,谁也不想担责任。
就连烫头大姐都这么说了,小王不敢怠慢,一溜烟跑到科长办公室汇报去了。
半小时后,陈达均的BP机又响了起来。
他看了眼号码,脸当时就白了。
“领导,我是小陈,有什么指教啊?”陈达均笑的抬头纹都开了,就好像电话线那头的领导能看到似的。
“我问你,给下岗工人的遣散费你发了没有?”那边很不客气,上来就是一通质问。韩小东做的功课起作用了,在经过几个部门间的转达后,主管汽水厂的领导终于知晓此事了。
“那个……还没有。”陈达均只能实话实说。
“你不要命了,这是政府给下岗工人的钱,你也敢私吞?”
“不是私吞,是暂借,领导,汽水厂的情况你也知道,我打算拿这笔钱进原料的,等到销售旺季回款后,我再给他们……”
“放屁,六月份才是销售旺季,现在是11月,你打算拖半年?我告诉你吧!刚才宣传部那边来电话了,你们厂子下岗工人把举报信写到燕京的报社去了,那边要抓你的典型呢!记者明天就到山城,如果这事露出去,你就等着坐牢吧!”
这些话从领导口中说出,陈达均百分百信了,他当时就慌了,“那怎么办啊?领导,你可得帮帮我啊!”
“现在,马上,给我把遣散费发了,一分都不能少,少一分钱,别等记者来,我先处理你。现在是9点半,下午3点我亲自去你们厂检查。”
电话挂了,陈达均呆呆坐了半分钟,突然像从梦中惊醒一样,跳起来就往外跑,边跑边喊,“财务呢,给我去取钱,张建国,去把那些下岗的都给我叫回来,干吗?发钱。”
小说《改革年代:我成了金融巨鳄》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